Chi 394.2695 Gai, Guoliang 節慶 || Jie qing
Xianggang : Wan li ji gou, Wan li shu dian, 2004 ISSN: 9621427665
中國人的農曆新年,是幾千年來最重視的大節日之一。春節的習俗豐富多樣,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習俗, 但除了細節有異外, 基本上卻相同,都是除舊佈新,趕回家與親人團聚。你們家有沒有貼春聯?換門神的習慣呢?有沒有準備壓歲錢給小朋友?
爆竹聲中一歲除,
春風送暖入屠蘇。
千門萬户瞳瞳日,
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我用王安石的《元日》詩來介紹這本"節慶"的書。這本提及的節日有春節,元宵,清明,端午,七夕,中秋,重陽和冬至(臘八)。這本書也非常細節地描寫這每個節日的典故。列如:
『春節的稱呼是怎麽来的?相傅,在很久以前,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,看到當時節令很亂,想把節令定準。一天,他上山故柴,坐在樹陰下面休息,樹影的移動啓發了他,他设計了一個测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。可是,天陰雨霧,影響测量。後来,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,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。天長日久,他發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,天時的長短就会重複一遍。
那時的国君叫祖乙,天時風雲的不测,使他很苦惱。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,爲讨好皇上,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。祖乙認爲有理,便帶领百官去祭天,欲無濟於事。萬年知道後,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,對祖乙讲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。祖乙听后尤颜大悦,感到有道理。於是把萬年留下,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,築起曰晷台和漏壹亭。並派了十二個童子服待萬年。祖乙對萬年说:希望你能测準日月規律,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间,創建曆法,爲天下的黎民百转造福。
有一次,祖乙傅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测试曆法的進展情況。当他登上日月壇边的石壁上刻着:
日出日落三百六,
周而復始從頭來。
草木枯荣分四時,
一歲月有十二圓。
阿衡見此,知道萬年的曆法已研究成功,…萬年指着天象,對祖乙说:“现在正是十二個月满,舊歲已完,新春復始,祈請国君定個節吧。祖乙説:“舂爲歲首,就叫舂節吧。” 』p12-14 这就是春節的來歷。
新年佳節,人人都歡天喜地,登門拜年,互相祝賀,處處充滿著洋洋喜氣。祝大家身體健康,羊年財順,行大運,萬事順心又如意。恭喜,恭喜。
Special Thanks goes to Hung-yun Chang at Mid-Manhattan Library , Noel Ruiz at Chatham Square Library and Maria Fung i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for all their help with this blog post.